搜服务
  • 搜服务
  • 找店铺

“雷碧”、“辛巴克”......为什么要闹“山寨”自己的笑话?

by: 拾贝  2018-08-08

见过很多“康帅傅”、“娃恰恰”、“咏动”、“奥利傲”、“六亿核桃”.......山寨产品的脑洞开的极大,也让很多企业有了危机感,为了防止恶意抢注,各大企业都开始“山寨”自己。

企业保护商标的现状

随着拼多多事件的不断发酵,品牌商标与“山寨品牌”之争也成为热门话题,企业注册商标要未雨绸缪,企业“山寨”自己也并非是个案,可口可乐公司的“雷壁”、星巴克公司的“星巴客”“辛巴克”、老干妈公司的“老干爹”“老干爸”“陶老干爸”,再比如五粮液集团的“六粮液”“七粮液”,阿里巴巴也是直接注册了一家人的称呼,“防御性”商标注册是大企业保护商标常见的做法。


企业的“山寨”策略

事实上,一些大企业大品牌往往会注册一些看似“山寨”、其实是具有一定关联性特别是近似性的商标,业内称之为“防御性”注册。例如小米公司为防止“傍品牌”,主动把蓝米、紫米、桔米,甚至连爆米花、虾米等都注册了。

防御性商标注册出于对自己品牌的保护”相关专业人士指出,阿里巴巴作为全球500强企业,影响力很大。从阿里巴巴延伸的谐音阿里爸爸,到阿里叔叔、爷爷奶奶等等“阿里家族”,之前一篇《阿里巴巴的商标保护矩阵,你根本就学不来!》中,有讲过阿里巴巴的商标保护矩阵,如果阿里巴巴自己不去注册,则不排除有可能被傍品牌的投机分子所注册。

我国去年查出商标违法案件3.01万件

当前,中国企业对于“品牌保护、注册先行”的意识日益增强。我国市场主体商标注册申请量持续快速增长。2017年,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为574.8万件,比上年增长55.72%;网上申请489.7万件,占申请总量的85%。2017年,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共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3.01万件,涉案金额3.65亿元,罚没金额4.7亿元。

品牌商标屡爆被侵权现象,在这种情况下,为了维护已有知名品牌,企业不约而同的采取了防御战术,注册了与自身品牌名极为相似的商标,采取了先入为主的策略。

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,对于企业的意义重大,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形象,避免日后的商标纠纷,采取“防御性”注册是企业保护商标的一种手段,这也说明了我国需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,对“山寨”品牌商要加大惩罚力度,提高侵权成本,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监管力度,减少“山寨”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。


拾贝知识产权

每天精选最多3条知识产权干货,直击您的 事业需求,伴您成长,就是这么干。

拾贝知识产权微信公众号

微信扫一扫即可关注,或搜索微信号:

sebe2015

服务号

微信扫一扫即可关注,或搜索微信号:

IPSEBE